English

科研战线的“拼命三郎”

——访青年科学家朱日祥
2000-08-2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周文斌 通讯员 何春权 尧守江 我有话说

一件深绿色的T恤,一条淡白色的牛仔,一副坦诚而具有亲和力的笑容,这就是我们见到的朱日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地磁与环境磁学实验室主任,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和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中科院首批“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在他那间很普通的办公室里,他侧坐在一张椅子上,很随意又很认真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不忍心浪费这么好的仪器设备”

谈到一位科学家,我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实验室。和大多数科学家一样,实验室是朱日祥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997年6月,他和妻子一起去法国进行合作研究,法国为他们提供了较为优厚的待遇。正是为了国内实验室建设的需要,他不得不中途回国。他每天一大早从中关村的家里赶到实验室,而下班却是晚上11点左右的事。他解释道:“我们好不容易有了这样好的条件和设备,建成了这样好的实验室,如果不充分利用,那不就是浪费吗?”

朱日祥所创建的古地磁与环境磁学实验室,既不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也不是中科院的开放实验室,但在1996年重组以来的短短4年时间里,它却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可开展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综合研究的实验室。近年来,意大利、捷克、俄罗斯等国家的科学家先后带着他们的样品到这个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一些国家的博士生还申请到他们这里做博士后研究。这个实验室已经成为该领域的国际研究中心。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我们也完全可以想见作为实验室主任的朱日祥所倾注的大量心血。

然而,朱日祥却不无遗憾地说:“我们实验室的设备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我们的研究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努力提高研究水平,自然成了朱日祥和他的同事们孜孜以求的新目标。这意味着朱日祥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在他的实验室,意味着他的妻子还要继续把让丈夫陪自己上街或做家务当作一种奢望,也意味着他要继续承受来自一天天长大的儿子的抱怨。对此,他的妻子十分理解,朱日祥笑着说:“我们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冲突。”话语中不乏歉意和感激之情。

“我只是其中的一个”

有一件事很让我们感动和不解。那就是他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的立项,竭尽全力工作了一年多,但在该项目有望通过论证时,他却主动让贤,推荐更合适的同志作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我工作没有多少,荣誉却比别人多,这可能还是与机遇有关吧。很多人其实也作出了很好的成绩,但总是与荣誉擦肩而过。这样下去很容易造成马太效应,很难形成团结协作的气氛,对科学研究也十分不利。”

难怪在我们请他谈对别人赐予他的“拼命三郎”称号的看法时,他第一句就是“我只是其中的一个”。据他介绍,他们实验室现有10个研究人员,虽然没有人要求他们每天一定要工作多少时间,但是他们几乎每周都工作6天以上,每天的工作时间也在10个小时以上,而且毫无怨言。这不能不说是朱日祥苦心经营的成果。回顾这几年的奋斗历程,朱日祥感慨地说:“也许少数天才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但我们是普通人,唯有勤奋,才有可能取得一点点成绩。”他还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个体研究”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要想在科学上取得突破,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体意识,提倡团队精神。正所谓:乘众人之智,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无不胜也。1997年,他领导的科研团体被中科院授予“优秀科研团队”称号。

“人才培养不能只有一种模式”

当初因国内实验室建设需要,而毅然提前回到祖国时,朱日祥说过这样的话:“祖国培养了我,我的研究要深深扎根于祖国。”现在,作为学科带头人,朱日祥也担当起了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那么,他是如何看待人才培养的呢?

“我1993年开始带博士生,总的感觉是人才培养不能只有一种模式。包括我的学生在内,现在很多青年人对社会的实际生活接触不多,所以更要先教他们如何做人,然后才是做什么家。这样以后他们才能真正为国家做事,且不受行业和空间的限制。”

对基础研究领域出现的人才流失问题,朱日祥显得异常坦然。他认为我国出现这种状况是很自然的,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其实外国也一样,只是他们习惯了,所以也就不再把它当作什么问题来看待了。有些博士生最后放弃了研究,或许也是浪费,但作为一种选择和取向,本身无可厚非。

对于日渐升温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潮,作为过来人的朱日祥觉得这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条件的改善,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来。而且现在很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后,不再限定在自己所学专业范围内,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尤其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这也反映了我国市场日趋成熟的一面。

一个小时的交谈之后,我们猛然感到,这位由我国自己培养的、又多次到法国和美国进行合作研究的科学家,不也以亲身实践提供了一种人才成长的新模式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